2015年突泉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突泉县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0日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3月3日在突泉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屈振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突泉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盟委、行署及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五个加大力度”总体要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4亿元,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3亿元,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9亿元,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344万元,增长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733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976元,增长14%。

  过去一年,我们建园区、抓项目、扶企业,工业经济后劲稳步增强。坚持园区孵化、项目引领、企业培育一体共进,推动新型工业跨越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在规划完善、土地储备、基础配套、项目入驻等方面快速突破,吸引入驻企业10家,实现总产值58.5亿元,同比增长19.5%。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了项目集聚、企业集合、产业集中。全年引进项目43个,引进资金48.4亿元,同比增长7.5%,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个,完成投资5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4%,宝润红酒、瑞尔生物质锅炉、阿妈牧场生猪屠宰等7个项目完成主体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加快了产业初始积累、结构搭建和龙头培育。“助保贷”政策全面启动,入池企业52家。发挥金融支撑企业作用,为企业协调贷款1.54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4亿元,同比增长14.3%。安达、福润、松森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克服困难、坚持生产,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龙源风电等重点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到期,开始纳税;尚德维康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CL建筑体系产品立足本地,开拓周边市场,成为全区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龙头。以企业为支撑,实现了财税较快增长、就业稳定增加和资源有效开发。

  过去一年,我们育产业、重科技、保生态,农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围绕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养殖业突破目标,集中培育羊、禽、猪、菜四大富民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以曙光、哈拉沁园区为引领,新建肉羊养殖小区16个,新增养殖能力40万只;推行基地建设补贴和肉鸡价格补贴双向扶持政策,新建改造小区20万平方米,农企联手、政府扶持,共抗低谷,禽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曙光园区、赛银花园区生猪养殖基地开工建设,新增黑猪养殖能力5万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121万头(只);新建改造温室大棚1370座,培植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园,扶持70名高校毕业生示范种植,带动农民发展设施蔬菜,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曙光园区高端规划、专项推进、迅速成形,实现生产、生活、服务、管理四区分离,种养基地与产业龙头同步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入驻企业和合作社35家,带动82个贫困村、4100户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政策扶持、金融扶助、园区带村、合作社带户的“双扶双带”扶贫模式效应凸显,成为全盟乃至全区最大的脱贫攻坚产业园和农业综合投资平台。推广滴灌、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实施现代农业项目4.54万亩、节水增粮5.46万亩、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5万亩、地膜覆盖1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0.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加强生态建设,探索“模拟征地”,推行市场运作、专业管护,完成重点区域绿化2.5万亩、封育造林6.25万亩、人工种草5万亩,新增水保治理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14%。

  过去一年,我们兴旅游、拓金融、活商贸,新兴业态活力高效释放。坚持旅游、金融、商贸同步推进,促进第三产业多元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老头山景区路开工建设,温泉滑雪场雪道、大厅、冰场以及杜西沟景区牌楼、垂钓园等基础工程竣工,春州博物馆主体封闭,农耕民俗博物馆扩大展厅、全面开放,赛银花园区晋升为AAA级景区。举办了首届冰雪节、冬捕节,全年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8%。以剪纸、草编、民族饰品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魅力彰显,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引进包商银行,组建融资贷款服务机构3家,存贷比达到84%,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商贸物流快速发展,以一站式购物、高端住宅、商务写字楼为主的全盟最大城市广场一期工程主体封闭,以蔬菜、农资、建材为主的春州物流园区一期工程主体竣工,突泉大酒店、好邻居超市投入运营,新增顺丰、中通等快递公司4家,新兴服务业平台初步架构。组织企业赴乌兰巴托参加展洽会,项目签约额达到1.2亿元,向北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县新增企业、个体工商户1313家,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6.4%,体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新突破。

  过去一年,我们抓规划、强建设、严管理,城乡整体面貌深刻变化。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完成县城桥北新区、东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修编宝石镇、九龙乡总体规划和11个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城乡规划覆盖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坚持精细化设计,高标准推进城区建设,新增硬化面积8.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7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网4.8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网4.5公里,再生水利用项目完成土建工程,城市公交启动运营,县城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持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小区管廊4.2公里、主要街路管廊5.5公里。利民街综合改造基本完成,实现车道分离化、路面园林化、地下管沟化、设施人性化。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投资4.2亿元,改造危房2144户,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8处,硬化街巷141公里,新增变电站2座、线路402公里,安装户户通2万套,建设幼儿园21所、标准化卫生室45所、便民连锁超市68个,63个村完成全覆盖任务,哈拉沁、杜祥、光明等一批示范村特色明显,走进全区样板行列。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0个,惠及78个村。硬化通村公路144公里,整修公路1100公里,维修改造桥涵15座。强化城乡综合管理,城区推行五级网格化管理,主要街路实施机械化水洗和清扫,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实行环境卫生门前四包,利用公益岗位聘用村屯保洁员492名,集中开展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过去一年,我们惠民生、助脱贫、促和谐,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全年民生支出15.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以上。民生福利持续增加。带薪休假补贴全部落实,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大幅提高。为1193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777万元,为515名贫困大学生发放资助金908万元,为全县农村常住在籍77553户发放一吨暖心煤资金4654万元,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公开招聘教师和公安文职人员190人,分配三支一扶大学生106人;发放小额贷款44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900人,零就业家庭每户安置1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66套、生态移民楼12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40万元、惠及1633人。城镇低保每人每月提高15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提高144元。自筹资金在全区率先实行“城乡居民大病县助”政策,发放救助金340万元,单体救助最高达40万元,切实解决了群众无钱看大病困难。脱贫攻坚精准高效。识别贫困户17821户、4.29万人,发放扶贫贷款1.3亿元。坚持“三到村三到户”,引导82个贫困村在曙光和哈拉沁园区集中建设肉羊扶贫产业园,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125元,增长25%,1.57万人稳定脱贫。社会建管成效显著。投资2.33亿元的一中新址投入使用,配备了3D打印、机器人、风雨操场等现代教学设施,高考升学率达99.5%,居全盟同类学校之首。完成杜尔基中学、六户中学、哈拉沁学校维修改造。开通校车30辆,实现农村中小学住校学生校车安全接送全覆盖。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27‰。以一个协会、一个阵地、一个领队、一个联赛“四个一”为总要求,组建文体协会32个;篮球馆、乒乓球馆、门球馆投入使用,射箭馆及2所学校活动室启动建设,新增场馆面积4.3万平方米,室内体育场馆达到24个。举办乒乓球、篮球等赛事27场次,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文艺巡演等活动50场次,全年参与大型文体活动人数突破10万人次。广泛开展社区、广场、校园等群众性健身活动,日平均参与人数3万余人次,形成“人人有活动、生生有爱好”良好氛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打造示范典型27个,县就业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化解信访案件89件,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强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一年,我们转作风、推改革、优服务,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124项,新建修订制度性文件17项,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意见163件。完成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划转和政府采购、招投标职能调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暂停审批事项39项;推进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改革,压缩一般性支出,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全区第二。推行政府事项网上督办、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网上公开、政府工作及时新闻发布,政务公开迈出新步伐。建设便民服务中心22个、便民服务网点176个,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六五”普法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人民武装、人民防空、档案、残联、红会、工商、税务、质监、通讯等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承办了全国建筑节能与科技、全区科学发展观摩、全盟第八次精神文明等重大现场会15次,充分展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全县人民良好精神风貌。这些成绩得力于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受益于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归功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为、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突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国贫县,欠发达的县情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与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充裕,主导产业尚处于培育成长阶段,效应还未充分展现;群众生活不富裕,富民产业带动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财政收入不宽裕,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城乡基础建设、民生等领域投入仍需加大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自治区“五个加大力度”工作要求和盟委、行署以及县委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为先总基调,围绕建设“五大基地”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养殖业、棚户区改造、十个全覆盖、区域绿化,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改善民生福祉,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依法治县,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快实现“富民兴县、幸福突泉”奋斗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4亿元,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1亿元,同比增长18%(新统计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4亿元,同比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53%(新统计口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600元,同比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090元,同比增长16%。围绕上述目标,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牵动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全力抓好谋划争取、开发引进和工程建设,扩大总量,提升质量。

  千方百计盯项目。坚持超前谋划,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和重点工作分析研究,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增强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紧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以及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特困片区、国贫县发展机遇,在新兴产业、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等方面,精准谋划项目,精细编报项目。瞄准大项目、不放小项目,分类盯跑,多角度、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力争全年争取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

  创新方式强招商。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完善招商项目库。强化与俄蒙经贸往来,扩大向北开放。加强与蒙西、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协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普遍招商向重点招商转变。强化考核奖惩机制,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引进资金45亿元以上。

  完善机制抓落实。推行县级领导包扶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做到包扶有措施、服务有目标、工作有成效。强化项目监控,坚持周调度、月总结、季分析,及时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做到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全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5项,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二、推进工业扩规增效,进一步增强主导带动能力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集中抓好园区建设、经济运行和企业家培育,推进新型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扶持企业稳控运行。加强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监测,逐企调研、因企施策。做好安达牧业、福润禽业、松森牧业等龙头企业生产要素保障,保持正常产能。盘活存量企业,对禧利多、莲花山、庆业煤矿等停产、半停产企业制定差别化、个性化扶持政策,确保尽快开工、满负荷生产。落实“助保贷”、金融支持等中小企业扶助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强化企业安全监管,确保企业平稳运行。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同比增长13%。

  建好园区优化平台。按照国家级工业园区标准,高起点编制园区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计划收储土地750亩,新建道路15公里,架设电力线路20公里,新增绿化200亩,谋划实施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提升承载能力。启动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建设,吸引县内食品加工、服装制造、废品回收等小手工业入园创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60家以上,推进企业集约、集聚发展。加强入驻项目管理,清理超期建设项目、长期不生产项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培育企业家打造名企。全面落实企业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创业辅导等政策措施,搭建企业家干事创业舞台。实行重大决策听取企业家意见,让企业家参政议政。建立优秀企业家评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尊重企业家、崇尚企业家、争当企业家浓厚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理念、战略思维、创新意识的优秀本土企业家团队,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三、推进三农转型提质,进一步增强基础支撑能力

  立足绿色优势,壮大特色产业,推进收缩转移,努力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加快推动农村城镇化。做好镇村规划编制,完成九龙乡、太平乡总体规划和15个村庄规划编制。推进重点镇基础建设,镇内主要街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启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工贸强镇、旅游名镇。推进农民转移,引导群众转移入驻赛银花、曙光、县城移民公寓,力争年内转移农民500户以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四个重点突破、三个完善提升、两个及时配备、一个填平补齐”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计划改造危房2097户,硬化街巷336公里,建设幼儿园22个、卫生室74个,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7处,安装变压器68台、铺设电力线路148公里,配备文化设备60套,更新户户通3000套,发放高龄津贴50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17%,确保54个村实现十个全覆盖;拓展实施院墙整修、绿化、亮化、庭院经济、产业发展五项工程,建设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幼儿园和村民议事场所等为一体的“七有”村部综合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探索光伏新村和旅游度假新村建设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宜居宜业村寨;立足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90%以上。抓好村屯保洁员日常管理,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促进农村公共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打造美丽乡村。

  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依托曙光园区、赛银花园区等农业投资平台,发展肉羊、肉鸡、黑猪和设施蔬菜产业,做强农民增收致富引擎。做大肉羊产业,加快曙光园区、哈拉沁园区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区40万平方米,新增养殖能力40万只。推动蒙羊公司、华邦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改良扩繁、饲料配送和产品营销,建立科学养殖管理模式。做优肉鸡产业,鼓励企业发展高标准、自动化养殖小区,完善保底回收利益联结机制,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扩大白羽肉鸡之乡影响力。培育芦花鸡品牌,打造特色禽类养殖业。做强黑猪产业,推动阿妈牧场屠宰加工项目投产运营,建立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体系,推行订单保底回收模式,带动农民发展黑猪养殖,新增黑猪养殖能力5万头。做精蔬菜产业,鼓励扶持农户新建改造温室大棚,发挥龙头企业种苗繁育、技术指导、产品销售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绿色瓜菜之乡竞争力。做实农业基础,推进防汛抗旱、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实施小额木特河、蛟流河及山洪沟治理工程,提高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能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千亿斤粮食增产、节水增粮项目2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争创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做响绿色品牌,加快乡镇农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争取认证有机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代销中心,谋划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扩大本土品牌影响力。

  加快推动农民职业化。引导农民规范有序流转土地,鼓励种田能手、专业大户、产业带头人组建股份制农场及产业合作社,吸引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新建专业合作社20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民职业技能,采取订单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推动环境生态化。采取模拟征地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科学选择地块、树种,打造东信、和丰等森林公园,实施城镇周边、厂矿园区、通道及村屯四大重点区域绿化4.42万亩。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新增造林面积8万亩,新建多年生人工草场3万亩。抓好兴安小流域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推广秸秆转化利用技术,扶持村屯和养殖园区购置秸秆转化设备,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污染防治减排措施,狠抓封山禁牧、禁垦禁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让空气更清新、水质更清澈、环境更清洁。

  四、推进三产提速升级,进一步增强消费引领能力

  以旅游业、物流业和金融业为抓手,坚持项目带动、集聚发展,推动服务业实现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打造旅游精品。围绕农耕、蒙元、辽金和红色文化,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动融入全盟旅游大环线、大格局。突出绿色和采摘特色,完善赛银花、曙光等农业观光景区功能;突出生态和休闲特色,抓好老头山、春州城、明星湖、双城湖等景区基础建设,依托省际通道、滑雪场、老头山景区谋划建设自驾游营地;突出民俗和民族特色,抓好杜祥村、宝城村和哈拉沁特色村寨建设。开展采摘节、冰雪节、冬捕节等旅游推介活动,做好民族饰品、草编等文化产品开发,争创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

  培育物流平台。谋划启动煤炭物流园区,加快春州建材园区、城市广场建设进度,杜尔基粮食物流园区和春州蔬菜批发城投入使用。硬化农村公路194.6公里,争取突泉镇至前旗阿力得尔和突洮、永巴、乌突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推进长春–突泉–西巴彦花铁路项目建设,改善物流业基础条件。规范快递公司,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农超对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优化金融服务。深化政银企合作,做好贷款项目储备推荐,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引导金融资金投向重点企业、富民产业和民生领域,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加强中小微企业和农村诚信数据库建设,探索无抵押信用贷款模式。发挥富农物权融资公司作用,推行林权、草场经营权、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收益等物权抵押贷款模式,着力破解农民贷款难题。

  五、推进县城内升外联,进一步增强承载吸纳能力

  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完善、管理提升,全力打造和谐宜居美丽家园。

  增强县城承载能力。以创建国家卫生城、自治区园林城为目标,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完成湖西路大桥、向阳路大桥建设,推进华丰街、工业路等街路新建改造工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4公里,改造供水管网5公里、供热管网2公里,实现城区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互通互联。加快突泉镇供水、大青山水库防渗处理工程建设,保障县城和园区用水。推进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改造。启动亚热带植物园、小额木特河生态景观和湖东路生态廊道工程,做好城区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强化房地产市场监控,提高开发档次和建筑品位,推广CL体系、下沉式绿化等节能技术,在全区率先启动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设,力争完成5000平方米以上。

  全力推进城市棚改。围绕2016年底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片实施,集中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完善征收补偿方案,分区包片、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完善贷款前期要件,积极盯跑开行贷款,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力争筹资30亿元以上。加快时代广场一期、幸福小区二期等回迁安置房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5700户以上,让广大群众尽快享受惠民政策。

  创新城市综合管理。启动城区11个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进程,完善城市“五级”网格化管理,扩大管理覆盖面和精准度。定期开展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整顿马路市场,营造整洁优美市容环境。加强垃圾厂渗滤液处理,启动存量垃圾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严格执行全县国土监管十五条和房地产监管十九条政策,严厉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确保城乡建设依法有序推进。

  六、推进社会建管并重,进一步增强和谐发展能力

  把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抓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和脱贫攻坚,顺应群众期待,增进民生福祉。

  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完成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第三幼儿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原一中校址改造利用,建成汉、英、蒙三语教学并行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谋划建设足球场,推进速滑馆、村村响、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完善城乡文体设施。完成高山台、乡镇数字化差转点改造,地方台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建文体协会50个以上,将协会延伸到乡镇、村屯和社区,实现协会城乡联动、活动同步开展,全年开展大型文体活动30次以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学田卫生院建设和中医院改造,实施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增加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做好人才引进培养,提高服务能力。强化疾病防控,落实计生惠民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扎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

  切实抓好民生改善。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和孤儿供养补助标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推进校车工程,增加校车数量,缩短学校错时上下学时间。新增公交线路2条,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66套、生态移民幸福楼1041户,改善居住环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900人以上。做好人才储备,开发公益岗位,扶持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改造旧小区24个,加大社区监管物业、物业服务小区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为188个村秧歌队配备音响及服装,为全县常住在籍农户免费供应一吨冬季取暖用煤,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爱心早餐,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狠抓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坚持产业扶贫、转移扶贫、金融扶贫三措并举,做到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将养殖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实施肉羊扶贫产业园区二期工程,建设羊舍8.2万平方米,带动82个重点贫困村、4100户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推进曙光园区综合服务、肉羊改良、电子交易等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农业投资、农民转移平台。加强与蒙羊公司对接,完善肉羊产业链。采取活体抵押、羊舍抵押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贷款支持,放大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效应。力争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3900元,增长25%,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以上。

  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围绕中央、区盟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收益、促进增值。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支付、财政评审制度,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稳妥推进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搭建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扩大融资范围。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和管护主体。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守资源红线和生态底线。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重点推进卫生和计生、农牧业与科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机构和职责整合,优化机构设置。完成职业卫生监管、生猪屠宰监管职能划转,合理调整监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确保“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司法救助、司法援助等制度。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公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居民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实施年度考核末位培训和股级干部轮岗制度。深化教育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试点推行汉英蒙三语教学。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推进城乡大病县助、救急难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完善救助体系,为群众撑起生命“保障伞”。

  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依法服务能力

  以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廉政建设为重点,加快干部作风转变,营造风清气正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简政放权,打造服务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区盟配套规定,精简会议文件,集中精力谋事,脚踏实地干事。完善政务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发布重大决策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和清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建设涵盖文体活动、社区服务、社会保障、残疾人托养康复、养老、规划展览及青少年艺术、体育兴趣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周边地区最大居民服务中心,推进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站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培训,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行政执法监管,杜绝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现象。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等制度,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

  从严治政,打造廉洁政府。加大政务督查和效能问责力度,严肃整治干部“不在状态”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和公车使用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标采购、惠农政策落实等领域监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新形势、人民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盟委、行署和县委正确领导下,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真抓实干,改革创新,为加快实现富民兴县、幸福突泉目标不懈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一、农村十个全覆盖:从2014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村标准化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

  二、“四个重点突破、三个完善提升、两个及时配备、一个填平补齐”思路: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危房改造、街巷硬化、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卫生室四个方面重点突破;在安全饮水、农网升级改造、户户通广播电视三个方面完善提升;为文化活动室、便民超市及时配备设备;在高龄津贴、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填平补齐。

  三、“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

  四、助保贷:是指政府部门与合作银行签订“助保金融资”业务合作协议,开展产业链、商业圈、企业群融资,对纳入合作范围的“小微企业群”的企业提供授信,且由申请企业缴纳互助保证金及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的授信业务。

  五、三重一大:指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三重”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一大”指大额资金使用。

  六、五个加大力度:加大力度抓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加大力度抓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和旅游基地建设;加大力度抓扶贫开发和民生工程;加大力度抓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力度抓干部作风转变。

  七、被动超低能耗建筑:又称被动式节能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被动式房屋不需要主动加热,基本上依靠被动收集来的热量来使房屋本身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被动式房屋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超市等。

  八、“城乡大病县助”政策:由县财政自筹资金,对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大病患者住(转)院及门诊慢性病医疗费中除起付线以外符合条件的自费部分进行救助。自费费用在5至30万元的,按50%、80%、85%和90%四个档进行救助,自费费用超过30万元的,30万元以上部分通过县政府城乡大病患者医疗补助评估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是否需要补助,补助比例为50%。

  九、城市五级网格化管理:第一级为协管员,负责做好城市交通疏导、环卫保洁等工作;第二级为网格员,对协管员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并作好记录;第三级为社区,负责对网格员进行考核、管理,及时收集网格员反映的问题;第四级为突泉镇管理平台,协调各相关部门,对上报的问题进行处理;第五级为县级管理平台,对整个管理平台进行全面指导监控。

  十、五大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色金属原料生产基地、新型环保建材和非资源型装备制造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休闲体验观光旅游基地。

  十一、“救急难”政策:是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