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突泉县招商引资优势、特色产业状况

来源:突泉县 发布时间:2024-10-14 10:38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打印

  突泉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辖旗县市之一,由醴泉县改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南部,地处大兴安岭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地带。东部与吉林省洮南市接壤,北部与科右前旗为邻,南部、西部与科右中旗接壤。

  突泉县总面积4797.29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乡、18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屯。户籍总人口29.25万人,乡村人口20.89万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等3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1.7%,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国家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白羽肉鸡之乡、中国瓜菜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农村戏曲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20年3月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2022年,突泉县地区生产总值101.75亿元,同比增长7.8%。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突泉县

下辖地区

辖6个镇,3个乡

面积

4797.29平方公里

机场

太平机场

外文名

TuquanCounty

政府驻地

突泉镇

人口

29.25万人

电话区号

0482

别名

醴泉县

车牌代码

蒙F

方言

东北方言、蒙古语

邮政区码

137500

行政区类别

地理位置

内蒙古兴安盟中南部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

行政代码

152224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县委书记

张双城

著名景点

老头山自然风景区、明星湖旅游度假区、宝石湖旅游风景区、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

县长

王永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突泉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中部。介于东经120°43′45"—122°10′20",北纬45°11′25"—46°05′12"之间。北部与科尔沁右翼前旗为邻,南部、西部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东部与吉林省洮南市毗邻。东西长113.9千米,南北宽99.6千米,总面积4797.29平方公里。

  地质。突泉县地层有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地质构造形迹可划分区域东西带及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地形地貌。突泉县地势西北高,向东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1392.1米。最低海拔185.5米,相对高度差1206.6米。地形分为西北部山区、中部浅山丘陵区、南部平原区三种。

  气候。突泉县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无霜期110-140天,年平均气温6.1℃,年有效积温2700-2900℃,平均降水量393.8毫米。

  土壤。突泉县有栗钙土、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黑钙土、黑土等6个土类,10个亚类,12个土属,45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突泉县共有耕地266万亩;林地182.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47%。2023年,完成全区首单CCER林业碳汇期货式交易。草地132.78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110.48万亩、人工牧草地2万亩、其他草地20.3万亩;湿地6.21万亩,其中沼泽草地3.13万亩、内陆滩涂3.07万亩、沼泽地0.01万亩。

  矿产资源。截至2023年,突泉县已探明储量的有蛇纹岩14亿吨、煤3478万吨、铜290.43万吨、银124.48吨、高岭土560万吨、滑石20万吨,砂、石、粘土等资源遍布全县。

  水资源。突泉县境内主要河流7条,中小型水库7座,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水资源总量为3.48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06亿立方米。

  风能光能资源。突泉县新能源发展空间为643万千瓦,其中集中式风电规划容量43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规划容量31万千瓦、集中式光伏规划容量14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规划容量20万千瓦、生物质电场规划容量12万千瓦。突泉县年平均风功率密度361瓦/平方米,有风电企业4家,装机总量29.7万千瓦。年太阳平均辐射总量5500-6000兆焦每平方米,有光伏企业5家,装机总量32.43万千瓦。变电站15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66千伏变电站14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突泉县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2种,其中国家Ⅰ级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0种、国家Ⅱ级保护哺乳动物8种;植物资源有国家级Ⅱ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树种1种,野生维管束植物约525种。

  交通运输

  突泉县紧靠东北三省,临近京津冀,以G5511高速公路、111国道、突泉-洮南省际二级通道为主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直接汇入呼海、京齐、佳沈、长白、通霍公路网。现农村公路总里程2182公里,硬化里程1640公里。建有突泉太平机场,突泉-通辽航线已通航。

  特色食物

  王小二大饼。在小城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进过京,上过国宴,得到了周恩来总理好评,受到了外宾的称赞。2014年,被确认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饼已经不仅仅只是美食,还是小城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看似简单却精益求精,看似寻常却别具一格,像极了突泉人质朴淳厚的性格。

  攥汤子。由特制玉米面制成,攥是最主要的做法,在指头上戴上自家制作的汤套后,将面放到手中,用力挤压,使之进入汤套,最后变成面条下锅后,煮熟捞出即可食用。攥汤子已成为突泉县人餐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是体现突泉饮食文化和风土民情的一张特殊名片,更是玉米由粗放到精细发展之路的体现。

  六户干豆腐。以“干、薄、细、嫩”著称,“干”是指豆腐压得实、干爽;“薄”是指每张豆腐厚薄如纸,太阳底下能透亮儿;“细”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嫩”是指松软娇嫩,老少皆宜食用,容易胃肠吸收。六户干豆腐可炒可炖,久煮不变形不变色。用干豆腐卷大葱,再蘸自制的黄酱食用,开胃而且易消化,百吃不厌。2023年5月19日,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六户韩烧鸡。拥有独家古老秘方,制作工艺纯熟,风味独特。充分利用农村绿色天然肉鸡资源,选取体重在2.7斤至3斤左右优质庭院芦花鸡、蛋鸡下架鸡作为原材料,保证肉质口感入味需要。大火烧开,文火慢炖三小时,加入秘制老汤入味调和,文煮至松嫩状态,取出晾置十分钟,采用传统铁锅熏烤,秘制调料置于锅底,煮熟肉鸡置于其上,中火文烤十分钟制作完成。

  三联粉条。含有淀粉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不含脂肪和蛋白质,热量低。其制作的每道工序都称得上舌尖上的遗产,经浸泡、磨浆、提粉、打糊、漏粉、拉锅、理粉、晾粉、泡粉、挂晒等工序制作而成,每一个环节都无微不至,这一过程在手艺越来越熟练的突泉人手中已经重复了许多年,从未改变。

  太和香瓜。太和香瓜具有香甜爽口,吃后唇齿留香等特点。种植时专施有机肥,防止土壤板结,保护根系生长,增强植株抗病抗虫的能力。同时,采用立体吊蔓栽培形式,合理密植,提高茬数控产保质,合理控制温度,拉开温度差,提高香瓜糖份。每年5月第一批香瓜即可采摘上市。

  太和小米。太和属于浅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125天,降水充沛,造就了太和小米营养丰盛、绵甜滑爽。太和小米具有粒大饱满、色泽金黄、气味清香等特点,是米中之佳品。

  溪柳紫皮蒜。因外层白色蒜皮泛出淡紫色,内层蒜衣完全呈深紫色,得名“紫皮蒜”。紫皮蒜含有挥发性的“蒜素”,有促进食欲、杀菌等功效,并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霍乱弧菌的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能力,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良药。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从多方面阻断人体对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和吸收,增强人体抗癌免疫力。

  突泉芦花鸡。养殖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野生原鸡驯化选育的后代,很好地保留了野生原鸡活泼好动、适应性能好,肉质优,抗病力强的特点,属典型的瘦肉型珍禽野味,其成鸡经济价值高。“三黄一白”是突泉芦花鸡最显著的特点,即黄羽中间带黑、黄喙、黄脚、灰白耳。

  突泉绿豆。突泉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有“绿豆之乡”的美誉。“突泉绿豆”属于沙地绿豆,籽粒饱满均匀、粒大皮薄、色泽鲜绿、晶莹光亮、呈短圆柱形,无异色粒、气味清香、沙性大,煮食易烂,汤色清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每100克突泉绿豆含蛋白质24-26克,粗淀粉53-55克。近年来,突泉绿豆口感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订单量持续增加,现已销往全国各地及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年成交量2万吨左右。

  驰名商标

  太和小米。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太和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1月,“太和小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评审。

  突泉小米。2019年12月,“突泉小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溪柳紫皮蒜。202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突泉芦花鸡。2020年10月,“突泉芦花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突泉绿豆。2019年,突泉绿豆获得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

  荣誉称号

  2009年,突泉县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2010年,突泉县被评为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集体。

  2011年,突泉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2012年,突泉县被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2012年,突泉县荣获“中国白羽肉鸡之乡”荣誉称号。

  2013年,突泉县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

  2013年,突泉县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旗县。

  2014年,突泉县入选全国文化先进县。

  2016年,突泉县被评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9年,突泉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1月,突泉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0年10月,突泉县入选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2020年,突泉县老头山自然保护区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1年2月,突泉县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8月,突泉县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3年2月13日,突泉县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2023年4月17日,突泉县入选全区预制菜重点旗县。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