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为乡村治理注入“大能量”

来源:水泉镇人民政府 时间:2023-06-08 09:41:04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走进水泉镇合发村村民郭淑梅家,一家人正忙着清扫院子、擦玻璃、清理门外垃圾……匆匆忙忙,不亦乐乎。“村里通知了,这两天‘积分制’要打分了,上次我家就是因为卫生被扣分了,这次可不能再大意了。”郭淑梅一边说一边清理着自己的羊圈。

   郭淑梅口中的“积分制”便是改变了合发村过去“干部干,群众一旁看”的“独角戏”现象的乡村治理“积分制”。
      为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合发村将“积分制”模式融入乡村治理中,针对实际工作中村民自主性关系较大的事项,制定了《合发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通过采取一事一记录、季度一公示、半年一兑换的形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分内容聚焦治理重难点,积分体系包含人居环境卫生、乡风文明、志愿服务3个方面9项日常具体事项,使村民行为有了可量化标准。

   积分标准正负结合,打破“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形式,以加分为主体现正向激励,如制止、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经核属实的、有见义勇为行为的加10分,为村内积极引进新项目、新产业、新技能,使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加10分等,激励村民爱护家园、崇德向善。同时,设置扣分体现负面约束,如破坏草原生态(偷牧、野外用火、违规开荒等),一次扣50分,在惠农政策落实和村务调查统计中弄虚作假,在最终认定有效分值中视情节扣减30—50分等,提醒村民守底线、不逾矩。

   此外,为了让“积分制”更好发挥公平公正的评判效能,也为评分小组减少工作量,合发村探索数字化赋能,依托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在村部就可以看到各家各户卫生实时情况进行拍照打分,下一步计划开发“数字治理”微信小程序,让村民平时在手机上就能完成拍照打卡,实现积分申报、结果公示、分数更新甚至奖励兑换等,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党建+自治”的工作机制、“线上+线下”的兑换方式、“精神+物质”的积分回馈,全面激发了村民共建共治美好家园的热情,有效破解了合发村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和困境。
       在积分兑换奖金当天,合发村部少有的热闹,所有村民脸上无不洋溢出开心的笑容。合发村老党员刘树丰发出感慨道:“现在家家庭院靓丽,呈现出和谐美丽新农村图景,村民们还能获得奖励,真是一举两得,这都是‘积分制’带来的新变化呀!”截至目前,合发村共兑换奖金32000元,受益群众385户,覆盖率达100%。

         自“积分制”实施以来,路旁果皮纸屑主动捡拾的人多了,随意丢弃的人少了;文化活动开展的多了,互相攀比的现象少了;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多了,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少了,真正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观念巨变。
        如今的合发村,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整洁有序,邻里互帮互进,共同提高。“实施‘积分制’管理,把复杂的村级事务具体化、简单化。积分设置合理,村民全程参与,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激励作用充分发挥,不正之风受到遏制”,水泉镇合发村党支部书记周晓庆说。
       如今,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原先无形的“村规民约”因为积分制管理被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不少过去“袖手看”的旁观者,现在成为了“动手干”的参与者,村民已经真正成为了村级事务管理的“主角”。用“小积分”为乡村治理注入“大能量”,走出了一条激活乡村治理、浸润文明乡风的新路径。
       合发村只是突泉县实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现有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村10个,成效显著,村民之间“赚积分”“比积分”热情高涨,互帮互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乡村焕发出新时代文明新气象。计划年底前实现“积分制”全覆盖。通过盟里每年配套资金116.7万元,县级预计每年配套资产收益资金233.4万元,使“积分制”运行常态长效。此外,在全县9个乡镇9个行政村建设了首批“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用于数字化“积分制”管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