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十四冬"系列报道—文旅篇(6)|匠心打造舌尖美味——突泉煎饼

来源:突泉微讯 发布者:徐莹莹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3日 08:51 浏览次数:
    
分享
下载本页

  来到突泉县,说到吃饭,人们一定向你介绍一种叫煎饼的美食,而说到吃煎饼,人们一定会说要去一家叫平常煎饼店的地方,这家朴素家常,并没有华丽的装修,也没有丰富的菜品,主打美食就是煎饼套餐,一套菜包括一份熏肉,一盘土豆丝,一碟鸡蛋豆瓣酱,一份蘸酱菜,重中之重的就是煎饼,煎饼可以视吃饭人数而定,吃法也很体现北方特色,将小米面的煎饼摊开,先后放上肉、小菜、鸡蛋酱,拌匀后将煎饼卷起,一口咬下去,煎饼熟软劲道,透出淡淡的小米清香,酱和小菜很好的中和了肉的脂肪,土豆丝爽脆,每一种味道都必不可少,菜肉、主食搭配,营养丰富,香而不腻,是直达胃口的家常的味道,好心情油然而生。

  

  说到这家突泉人人皆知的煎饼店,经营了二十多年,每天食客盈门,其制胜法宝,主打美食就是煎饼,他们的煎饼能够脱颖而出,征服众多的食客,奥妙就体现在煎饼的做法上,首先要先泡米,将精心挑选的小米放到水中,浸泡的时间视温度而定,经过大约四到五天的浸泡,待泡发后,将米沥干,放到磨米的机器中研磨,经过研磨后,将小米面调成糊状放到冰箱中发酵,发酵完全采用原始的方法,不加入任何食品添加剂,在温度、水、面混合物的自然作用下,面糊经过时间的催化,自然发酵,随后,加入小苏打,制作煎饼的面便形成了,将调制均匀的面糊舀出,摊在平锅中,把面均匀的铺在锅中,待温度达到后,美味的煎饼就烙成了。

  

  煎饼的配菜也是非常的有讲究,之所以选择了包括拆骨肉、土豆丝、小菜、鸡蛋酱这几种看似平凡无奇的食材,是因为这是三姐妹经过多次总结了客户的喜好确定的,因此,在制作配菜时,更体现了他们的用心。拆骨肉是经过秘制老汤炖煮,时间一般达到八个小时以上,而且要不断的加热,保证充分入味,充分吸收汤的精华;土豆丝要提前焯好,在炒前放凉,保证炒出的土豆丝爽脆、新鲜;鸡蛋酱要经过高温炒,并且不打散,最关键的是酱,三姐妹坚持用自家制作的豆瓣酱,每年他们都要备好十几缸豆瓣酱,这种经过时间发酵形成的美食,成就了配菜中鸡蛋酱的赢得味蕾的秘诀,同时也抓住了北方人的味蕾。

  

  说到这家店的经营者,还有一段穿越了时间的感情佳话,1992年,秦玉霞、王玉兰、王秀丽三人在公路段的知青饭店工作。三人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丈夫也都是下岗工人,既要维持生计又要供孩子上学,生活很艰难。于是,在1996年,她们鼓足勇气承包了这个饭店。在这四年里,三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仅仅过了一年,因为要修路,饭店不得不拆迁了,三人开始满县城找房子。房子终于找到了,可是很破旧,为了节省开支,姐妹三人自己动手修房,泥抹小修、刷墙搭灶都是自己来,就这样,姐妹三个人坚持到了2000年。由于底子薄,做中餐成本又高,严重影响了饭店正常运转。三人思来想去,决定开始做专项餐饮,而且不约而同想到了再平常不过的煎饼。

  

  三姐妹又各自干起了老本行,秦玉霞专门负责经营管理和前台服务,王玉兰负责做菜,王秀丽负责烙饼。由于投入成本低、资金周转快,小店的生意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红火。为什么生意如此红火?秦玉霞说出了其中的奥妙:除了煎饼,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诚信。她会根据客人多少建议他们选择煎饼的数量,她坚决反对为了面子,铺张浪费;她会精准掌握烙饼的时间,安排上菜的顺序,保证在煎饼和配菜最新鲜的时间让顾客吃到;她还尽量建议顾客选择适合自身消费水平的酒水,以免造成顾客的负担,就是这样的经营之道,使这家平常无奇的煎饼店,赢得了众多来自周边各旗县的食客,很多执着的食客往往是一家几代人,还有的是家搬去外地的,借着回家乡的机会也一定要吃到这份惦记了多年的美食。他们说,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煎饼,还能体会一种浓浓的感情,一种穿越了时间的感情。

  

  三姐妹都说,是贫穷让她们结下了友谊,是勤劳让她们获得了创业上的成功,是诚信让她们收获了如同手足一样的亲情。尽管姐妹三人偶尔也因为鸡毛蒜皮拌嘴,可说过之后,就如同平常一样,从不隔心。在店里,挂着三姐妹和她们各自两个孩子的合影,照片上写着: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