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产业带动添活力

来源:兴安日报 发布者:宋明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15:23 浏览次数:
    
分享
下载本页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近年来,突泉县九龙乡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质量兴农和效益强农并重,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最稳定最有效的渠道。
      发展特色种植,让庭院经济“活”起来
      “这一批猪崽有40多只,300元一只,能卖1万多块钱。”张井德面带笑容,指着马上出栏的40多只猪崽介绍说。54岁的张井德和妻子黄凤芝,是九龙乡东兴村土生土长的农民。2018年初,张井德有了自主创业的念头。他将自家闲置的房子改造成猪舍,发展起了家庭生猪养殖。从最初的8口母猪,逐渐增加到几十口,再到现在的上百口,张井德的养猪事业可谓是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张井德夫妇还利用猪粪发展种植业,在自家庭院里种起了蔬菜,形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既增加了收益,又保护了环境。“园子大概有1.5亩,春天开始就一直有菜,能卖到秋天,不仅自己家吃,还能收入5000余元。”黄凤芝笑着说。
      为进一步打造品牌产业,努力实现“农村增绿,农业增质,农民增收”的目标,九龙乡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充分结合各村实际,研究种植高附加值作物,庭院的“方寸地”变成了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发展规模养殖,让百姓生活“牛”起来
      走进九龙乡九龙村王雪娇家,只见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在牛圈里欢快地啃食着草料。王雪娇正在投放饲草,忙得不亦乐乎。2020年底,王雪娇购买20头牛,走上了她的养牛致富路。九龙乡把牛产业打造成全乡各村主导产业,由政府引导,积极争取贷款,通过外购等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保证肉牛牲畜总量和质量。各村结合实际,重点发展“村牛户育”“寄牛分红”和群众“自购自繁”三种“菜单式”养殖模式,鼓励无畜户发展养殖业。截至目前,九龙乡肉牛存栏量9000余头,并实现13名产业指导员入户指导常态化,有效提升了农户养殖水平。
      发展林下经济,让生态环境“绿”起来
      周洪发是九龙乡永丰村村民,也是周边十里八村有名的“养鹅达人”。在林下种植紫花苜蓿草、养殖家禽让周洪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经过3年多的探索研究,周洪发200多亩的林地里已经实现了“鹅吃林中草,草肥林下鹅,鹅壮林中树”的绿色循环立体经济模式,大大节省了饲料,实现了污染零排放。“林子里有草和我自己种的紫花苜蓿,鹅苗也是我自己孵化的,不需要什么养殖成本。”周洪发说。
      林下经济是一种立体化、多目标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兴业态。近年来,九龙乡紧紧围绕林下经济产业,紧扣产业振兴,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全力做好“土里种的、地上跑的、林下长的”三篇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九龙乡共有林地10.8万亩,发展林下经济农户有200余户,涉及种植中草药、紫花苜蓿草以及家禽饲养。
      如今,九龙乡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融合水平,绘就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